从秦岭脚下的古都西安到亚欧大陆西缘的里斯本,从东南海滨的厦门到大洋彼岸的圣安东尼奥港,“一带一路”跨越五大洲四大洋,各地人民语言不同、肤色各异,在历史的长河中,孕育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创造和文化成就。面对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不同习俗,是一枝独秀还是各美其美?是故步自封还是开放包容?中国的回答是:架设交流互鉴的桥梁,将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成为文明之路。
人类文明观的飞跃
2013年,中国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其主张的“文明互鉴”理念认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,倡导以平等、包容的态度对待一切文明,尊重各国意识形态、政治制度和宗教思想,推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、相互信任。“文明互鉴”理念由此破除了旧的冷战思维,实现了人类文明观的巨大飞跃,在当今世界凝聚起越来越多的共识。
构建文明对话平台
10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合作,架起文化互赏的桥梁。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、博物馆联盟、艺术节联盟、图书馆联盟、美术馆联盟相继成立,截至2022年,已覆盖92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。鲁班工坊实现跨越式发展,在亚非欧三大洲20多国落地,为当地培养了众多高素质技术人才。中外考古学家开展联合考古,共同探寻古丝路文化遗存,续写丝路交流新篇章。“一带一路”用一个个具体行动,构建起文明对话的平台,让文明之花跨越山海,绽放世界。
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
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在倡导文明对话的同时,也致力于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。这一主张是“文明互鉴”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,进一步完善了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中国方案。中国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,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,向世人证明,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,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,增强了不同文明同放异彩、相得益彰的底气。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,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、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,努力开创世界各国文化交融、民心相通的新局面,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。
当今世界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多重挑战和危机叠加,“文明优越论”“文明冲突论”沉渣泛起,严重危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步。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,不同文明包容共存、交流互鉴,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、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携手共进,把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成文明之路,方能以深厚的文明之力促进民心相通、众力相合,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。(完)